主页 > 专家访谈 >

京城名医刘昌艺:小儿调肺一定要讲究治未病

    发布时间: 2019-05-09

一个两岁半的宝宝,因为肺炎持续高烧不退,在一家医院治疗时甚至上了呼吸机。家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了刘昌艺,没想到宝宝吃了刘昌艺开出的5服药后,高烧彻底消退。类似的治愈高烧不退的病例,在刘昌艺的门诊中并不鲜见。但60多岁的刘昌艺说,与自己的父亲比起来,这真不算什么,“我还要继续学习。”
 

肺炎啦
 
父亲是“京城小儿王”
 
刘昌艺的父亲是赫赫有名的“京城小儿王”刘弼臣。1956年,北京中医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刚刚成立,急需师资力量,名医刘弼臣从江苏老家来到北京任教,此后他开创了中医儿科的调肺学派,与上海奚晓岚寒凉派、徐小圃温热派,南京江育仁运脾派并称中医儿科领域四大学派。
 
刘昌艺擅长治疗高热、肺炎是有家传的:1959年,北京地区小儿腺病毒肺炎流行,病死率较高,西药疗效欠佳,刘弼臣参与协作发挥中医优势进行治疗。他与一家医院协作攻关,治疗35例肺炎患儿,无1例死亡;其中1例危重患儿,曾3次呼吸暂停,经过治疗后没有任何后遗症。
 
“调肺”讲究治未病
 
刘弼臣开创的中医儿科“调肺派”的主旨思想之一就是预防为先。刘昌艺总是说,孩子生病了,如果能通过食疗和家庭护理治愈,就不要吃成药;如果孩子有合适的成药选择,就不用喝汤药;如果能吃药就不要打针;能打针就不要输液。
 
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童的常见病。如果能做好预防调护,就可以让孩子少生病、不生病。刘昌艺说,现在的孩子感冒与30年前已经明显不一样:如今的宝宝吃得好,感冒多挟存食;鱼肉吃得多,孩子感冒多挟痰;7岁以前的儿童神经系统尚不健全,感冒常挟惊。因此,宝宝预防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就要做到尽量晚上不踹被子、外出要躲开风口,饮食方面多吃“黑”和“白”,少吃鱼肉、少吃巧克力、少喝碳酸饮料。“黑”是指黑色食品,包括黑米、黑豆、黑枣、核桃、木耳、黑芝麻等,可入肾;“白”是指白色食品,包括莲子、山药、百合、荸荠、鸭蛋、冬瓜等,可入肺。此外,孩子预防感冒发烧还要做到“两凉三暖”,即头凉、心胸凉,肚子暖、后背暖、脚暖。饮食则要“二制”:特能吃的孩子要“控制”食量,“让他吃少,饭前可以喝点汤”;不爱吃饭的孩子则要“强制”多吃:家长想着法儿地给孩子做饭,增加他的食欲。
 
儿科不妨多看看中医
 
1994年,刘弼臣进行了小儿抽动-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研究。这些研究成果,如今依然有借鉴意义。刘昌艺说,抽动-秽语症的孩子到西医院就诊,只能到精神科去看;在中医来看,小儿抽动-秽语综合征属于肝风证。这类型的孩子的发病与呼吸道感染、消化道感染以及精神过敏有关。他们的症状包括“动”,有的孩子鼓肚子,有的揪耳朵,有的不停地踢脚;有的孩子的症状是喉肌痉挛,出现咽叫;有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;有的出现强迫症状,重复动作或重复思维或者重复某句话;有的表现为自闭;大一些的孩子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失眠。对这些孩子的中医治疗效果不错,但需要家长坚持,“一个疗程至少需要半年。”
 
看到不少家长带着生病的孩子盲目地吃抗生素,盲目地输液,刘昌艺觉得有些遗憾,“西医有自己的优势,但孩子有病不妨看看中医。”中医儿科对儿童的保健调护有很丰富的经验,在诊疗技术方面有很大的优势,对某些急症如高热喘咳等,对某些病毒性疾患如病毒性肺炎、心肌炎等,对脾胃疾患如呕吐、泄泻、消化不良等,某些神经功能性疾患如抽动―秽语综合症等,均有很好的疗效。
 
专家档案
 

 
刘昌艺,八大处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医师。出生于中医世家,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。擅长治疗儿科各种疑难病症,如抽动-秽语综合症、癫痫、心肌炎、重症肌无力、脑积水、脑瘫、过敏性紫癜、白血病、肾炎以及小儿肺炎、气管炎、哮喘、脾胃病等。出诊时间:周一下午
官方微信

更多关注上方官方微信

上一篇:胡斌清谈:辨证施治可以让哮喘患者不再“抓狂
下一篇:针灸专家周振坤谈:经络受阻,针灸止痛效果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