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中医养生 >

深度解秘,追溯针灸起源!

    发布时间: 2020-10-23

光阴长河流转,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从古至今,一直在创造神话。
 
针法和灸法合称针灸。远古时代,我们的祖先用一种磨制尖利的石头刺入皮肤放血来治疗脓疡,或在体表某一部位,用火烤、烧灼等方法来减轻和消除伤痛,久而久之,他们逐渐认识到刺激人体的某些特殊部位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,这就是穴位发现的过程。砭石便是原始的针灸用具。探究针灸文化的历史,可以追溯到上古的伏羲时代。
 
曾经有位大神他的名字叫伏羲


 
伏羲又叫太昊伏羲,据说,是华胥氏踩了雷神的足印生出的儿子。他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,是我国古籍记载中最早的王。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,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,发明创造了八卦,结束了“结绳记事”的历史。他结绳为网,用来捕鸟打猎,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,发明了瑟,创作了《驾辨》曲。伏羲的活动,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。
 
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,伏羲有着十大功绩,其中的一大功劳就是九针的制造,伏羲也因此被称为“针灸鼻祖”。晋代皇甫谧著《帝王世纪》曰:“伏羲尝百草制九针。”宋代罗泌《路史》亦载:伏羲制砭。当时的九针主要用砭石磨制而成,传说中,伏羲用九针为百姓针灸治病,根据病情不同,发病程度不一,分别采用不同的针型,病者均“不药而愈”。伏羲还用九针为自己针灸治疗,从而避免了疾病的侵扰,寿终正寝,活到196岁,成为传世佳话。由此可见伏羲是“以石刺病”治疗方法的倡导者,开创了“中医外治法”的先河。
 
九针都是哪些针?


 
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九针,不是伏羲时代的九针。这里所指的九针指的是九种大小、形状不同的金属针刺工具,据《黄帝内经》记载,九针包括: 
 
镵针:长一寸六分,头大末锐; 
 
员针:一寸六分,针如卵形; 
 
鍉针:长三寸半,锋如黍粟之锐;
 
锋针:长一寸六分,刃三隅; 
 
铍针:长四寸,广二寸半,末如剑锋; 
 
员利针:一寸六分,且员且锐,中身 微大; 
 
毫针:长三寸六分,尖如蚊虻喙;
 
长针:长七寸,锋利身薄; 
 
大针:长四寸,尖如挺,其锋微员。 
 
虽然都以“针”来命名,但是“九针”并不只是用于针刺的工具,有的是外科工具,如铍针、鍉针是用来切割脓肿的;员针是用来按摩的,类似于按摩器的作用;毫针类似于现在针刺所使用的针具。
 
伏羲制九针,对我国针灸文化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,为后世临床治疗手段的发展与丰富奠定了良好的医学理论基础。
 
官方微信

更多关注上方官方微信

上一篇:高血脂会导致中风吗?
下一篇:高血压患者一定要知道的5件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