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医院概况 > 新闻报道 >

2021年三伏天穴位贴敷开始预约

    发布时间: 2021-07-08

夏天不养人,冬天等人养,一年一度的三伏天快要来了,快来关注三伏天穴位贴敷,一起加入冬病夏治的大队伍。三伏是初伏、中伏和末伏的统称, 是一年最热的季节,是养阳驱寒、治已病、防未病的好日子!
 
 
几千年前的中医经典《黄帝内经》中这样写道,“阳气者,若天与日,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”,明代名医张景岳曾说:“天之大宝,只此一丸红日,人之大宝,只此一息真阳,阳强则寿,阳衰则夭。”由此可见阳气对于生命的重要性。
 
现代人却越来越多阳虚者,阴阳不调,就会百病丛生。这是因为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,想吃冰,想吹空调,什么时候都能办到,加上工作繁忙、压力也大、休息时间少,气血不流通,体内的阳气长期得不到振奋,阳气位于人体皮毛腠理间的称为“卫气”,有保护人体,抵御外邪的作用,阳气一旦弱了,卫气的功能也弱,所以就容易被病邪侵入。滥用抗生素,滥打点滴,在不了解自身体质的情况下,自行泡服寒凉的中草药也会伤及阳气。
 
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。三伏天穴位贴敷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,是利用“冬病夏治”原理,在一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,以辛温散寒、调理气血的药物贴敷,疏通经络,鼓舞阳气,调理气血,调节人体的肺、脾、肾功能,达到驱邪外出、增强脏腑机能,提高机体免疫力及降低发病频率的目的。
 
2021年7月5日起,我院三伏天冬病夏治穴位贴敷、温阳散寒穴位贴敷、健脾祛湿穴位贴敷开始预约。
 
一、中医内科冬病夏治穴位贴敷
 
人体内阳气不足是患有呼吸道等慢性疾病的根本原因。这类疾病虽在夏季少有发作,但其宿根却常存体内,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,人体阳气浮越,此时选择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可扶阳祛寒、扶助正气,祛除病根,并可为秋冬储存充足的阳气。
 
功效:
通过中药外敷特定穴位,可起到醒穴、温经、通络、摄纳的作用,达到减缓和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。
 
适应症:
慢性呼吸系统疾病(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炎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)小儿及老人(60岁以上)体虚易感冒、反复咳喘(呼吸道感染)者。
 
贴敷穴位:
 
(根据病情选穴贴敷)
 
二、中医骨伤科温阳散寒穴位贴敷
 
 

 
骨关节病(如经常手脚冰凉、关节疼痛、肩背部不适,腰腿酸沉无力,后背总觉得有风的骨伤)大多是由于经络阳气亏虚的时候,风寒湿邪入侵肌里所致,阳气不足是骨关节病发作的主要原因。治疗的关键就是“引阳入督”。

功效:
 
督脉是阳气汇聚之海,运用温经散寒、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膏药,通过贴敷来刺激人体穴位,实现“引阳入督”,在阳气最旺盛的夏季来治疗骨病,顺势引导阳气入体,将寒气逼出体外,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体的阳气,有效的预防冬季一些骨病的发作,达到强筋骨,壮腰膝,骨病外治的目的。辅以药罐、耳豆、走罐等中医外治法,即可活血通络,又可促进药物吸收,增强了治疗效果。
 
适应症:
 
风湿骨病、颈椎病、肩周炎、腰椎病、骨质增生、各种原因引起的关节肌肉疼痛、疲劳综合征、虚寒体质、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。
 
贴敷穴位:
 
(贴敷大椎穴、肾俞穴及脾俞穴)
 
三、中医针灸科健脾祛湿穴位贴敷
 
夏季是脾胃最为虚弱的季节,天气炎热很多人喜爱生冷饮食,生冷容易损伤脾阳,导致食欲减退,消化功能下降,出现胃脘疼痛、大便溏稀、纳少腹胀、腹痛绵绵、形寒气怯、四肢不温、面目无华或浮肿等一系列问题,过多的生冷食物还会使体内聚集过多的寒气,易导致秋冬季得病。建议您选择健脾祛湿穴位贴敷。
 
功效:
 
通过穴位贴敷来调节脾胃,不经过消化道,不走肝肾,通过刺激穴位,激发经络之气,祛湿散寒,补虚清热,温阳健脾多管齐下,可改善脾胃功能,达到扶正强体的作用。
 
适应症:
 
慢性胃炎、功能性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、胃脘胀痛、胃肠功能紊乱、便溏、疲倦、面色萎黄、手足不温等。 
 
贴敷穴位:
 
 

 
中脘、天枢、气海、关元、滑肉门、梁丘、足三里、脾俞、胃俞、肝俞、大肠俞、小肠俞等穴,每次选择3-5个腧穴。
 
2021贴敷时间表
头伏:2021年7月11日——7月20日
中伏:2021年7月21日——7月30日
闰中伏:2021年7月31日——8月9日
末伏:2021年8月10日——8月19日
穴位贴敷时间:7月11日开始
 
贴敷预约时间与方式
穴位贴敷预约时间:现在起即可预约
预约电话:010-68871182
官方微信

更多关注上方官方微信

上一篇:八大处极致服务月火热开启
下一篇:服务无止境 满意无终点